南寧綠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耕地產行業十年,業務涵蓋基礎建設、園區服務、經營運營等多個領域。自綠港集團組建以來,緊緊圍繞南寧市、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關于“強產業、促發展”的戰略布局,積極融入中國——東盟跨境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區建設,并以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為契機,加快項目建設步伐,強化社區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拼經濟創效益,聚力打造品牌項目、優化人居環境,激發第三產業活力,實現社區、產業雙融發展,奮力助推建設首府南寧新篇章。
項目啟動 彰顯國企責任擔當
2021年4月,南寧市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2021年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40個重點城市之一,南寧啟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工作。綠港集團發揚國企責任擔當精神,積極響應南寧市政府政策號召,科學統籌,將閑置或低效使用的商業、辦公、廠房等非住宅用房,經批準將綠港·現代標準廠房8#研發樓改建為租賃住房,打造為綠港集團首個示范性集中式人才公寓和首個改建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標桿項目。
為確保改造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規劃出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綠港集團主動開展前期市場調研,根據群眾居住需求及市場情況,結合社會效益等因素,重點提升人文居住體驗,積極尋求整合市場渠道,努力引進相關資質運管資源,為城市新群體實現安居夢。
通過多輪談判甄選,最終確定廣西恒創微家公寓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此次改造項目的合作運營單位,共同打造保租房項目社區“恒創·微家現代社區公寓”,項目作為落實民生保障的重要舉措,得到了南寧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領導小組等單位部門的高度肯定與大力支持。
2021年12月,綠港集團首個改造型保租房項目正式啟動,通過有效盤活項目資產,賦能住房租賃市場,為落戶入駐的企業提供有力保障,以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進一步促進可持續發展。
匠心打造 提升居住幸福指數
恒創·微家現代社區公寓項目位于南寧市江南區洪運路東側,洪運路與金凱路交叉路口,地處南寧市江南區、空港區核心地段,接駁城市各主干道,毗鄰南寧機場,沿線地鐵4號線通行,交通十分便捷。項目原作為產業園區研發辦公等商務配套,由于入駐企業生產類型及規模調整等原因,以及注重員工群體職住平衡的綜合需求,導致項目常年處于低效使用狀態。
項目團隊入駐后,以全齡化社區為定位,借鑒參考成功項目案例,合理利用項目優勢,科學規劃布局,打造配套齊全、拎包入住、居住舒適的保租房項目。同時,項目規劃了不同面積段的單間、一居室、兩居室等多種戶型居所,租期靈活,價格實惠,滿足租戶家庭不同的居住需求。
項目還設置了一系列公共服務區域,規劃營造了具備健身文娛、餐飲便利、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的共享空間,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主題社群活動,促進娛樂交流,拓展和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為入住人才提供安全、舒適、便捷、人文于一體的一站式生活社區服務。而項目的服務由專業物管團隊承接,團隊不僅擁有極高的專業素養,組織調度掌握、協調處理等服務能力強,還具備物業、家政管家服務等多項工作技能,在確保居住需求的同時切實提升居住品質。
租戶沈先生表示,“自入住以來,上下班通勤時間僅用十分鐘,十分便利,居住環境也舒適安靜。房間配備的共享廚房滿足了烹飪需求,管家各項服務讓居住更安心?!?/span>
截至目前,項目改造建設共21層,面積31200.75㎡,住房共計517套(間),已納入南寧市住房租賃系統,目前處于試運營階段。項目正式運營后預計可容納千余人居住,滿足周邊產業園配套需求,有效解決了企業職工、青年人、新市民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專業運營 賦能產業高質發展
恒創·微家現代社區公寓作為綠港集團首個合作打造的保租房項目,針對租賃終端差異化需求,以“智慧型管理、管家式服務、一站式生活”三位一體的社區管理理念,通過采用智能門禁系統、租賃客戶端系統等數字化產品,為租房業務全場景線上化、自助化,助力項目運營降本提質增效;提供全方位物業管家服務,保障租住客群安全及各項權益,為租客提供智慧、便利、安全的居住環境;有效運用生活配套和線上服務,打造聯動線上+線下的多元業態生活圈,逐步打造具備綠港特色的保障性租賃社區品牌。
園區入駐企業負責人李女士說:“這里的智能化管理服務系統掌上操作,高效便捷;人性化租賃方式,方便職工日常居住和差旅辦公,為企業經營減少了成本與顧慮,讓我們可以安心經營?!?/span>
項目的成功建設運營,不僅為綠港集團非住宅存量資產盤活改造開辟出了一條新的路徑,實現“住有所居”目標,為南寧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的籌集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為區域內產業落位,企業穩步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階段,綠港集團將充分利用南寧市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紅利,履行國企社會責任,聯動整合多方資源,進一步深耕項目產品和綜合管理,在為南寧市提供更多租賃房源、助力人才引進、人才安居的探索中,持續打造好保障性租賃住房品牌項目,總結形成可推廣、可借鑒的“綠港經驗”,結合深化增值服務理念,助推南寧市住房保障事業邁上新臺階、構建新生態。
(集團營銷管理中心 楊烈、馮寵燕、周月嬋/文 蒙陽/圖)